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6分)
(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分)
参考答案:(1)相同点:都重视道德、知识并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关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4分)
(2)不同: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2分)文艺复兴思想家弘扬人文主义,倡导个性解放。(2分)
主要原因:传统儒学受到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1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1分)
(3)结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具有多元性,要客观、辩证看待。(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正如K·R·波普所言:“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这说明(?)
A.柏拉图的思想著作大多保留下来,成为学术经典
B.柏拉图的理想国被后世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广泛接受
C.柏拉图的理想国为后世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广泛接受
D.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影响巨大,是珍贵的思想遗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柏拉图思想的广泛影响,从材料内容来看,材料主要涉及柏拉图影响的广泛性而非具体对哪一类人的影响。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对右图烟标上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无误的一项是
?
A.“孔府”指仁政思想创始人孔子后裔的府第
B.唐太宗尊称孔子为“宣父”“亚圣”
C.“圣人之家”所在地在春秋末期属于鲁国
D.孔子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是主流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孔子以“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紧迫感期待出仕为官,主要是为了
A.重振没落的家庭
B.实现礼乐社会
C.掌握国家统治权力
D.显示自己渊博的学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孔子主张在政治上实行仁和礼,礼就是要“克己复礼”,既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到西周的等级秩序中去,实现礼乐的社会。故选B。A项错误,孔子入仕不为个人家庭;C项错误,孔子入仕不为野心;D项错误,孔子入仕不为卖弄才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孔子思想的基本知识。儒家思想是产生于春秋时期的思想流派,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实行仁和礼,主张回到西周的等级秩序中去,政治上还强调为政以德,奉行中庸之道,在在哲学上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战国时期这种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而立”之年的主要活动是
A.学习“六艺”
B.创办私学
C.周游列国
D.删修《春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材料信息“三十而立,A不对,孔子学习“六艺”是在少年时;C不对,孔子周游列国是在中年时;D不对,孔子删修《春秋》是在晚年时。因此选B。
点评:纵观近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材料型历史选择题,其所呈现的主要特点有:(1)材料情境化。在近年的文综能力测试中,出题者通过引入文字材料、图表、图像创设试题情境,把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试题材料的情境化既能体现考查内容的实际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查的目的;同时也增添了试题的趣味性。(2)考查知识能力化。文综能力测试是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方式,因此在设题时,为避免考生对教材的死记硬背,所提供的材料基本都是教材之外的;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以文字为主,辅之以图像、表格、数据等,从多角度对考生进行能力考查;从所考查的知识来看,不是简单的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考生需要在新情境中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对它们进行分析、整合,才能正确作答。(3)考试方向时代化。作为材料型历史选择题,其在设计程度上并未停止于符合史学特点这一高度,而是着眼于考生对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具有时代意义的认识和思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