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又一次革命的发明创造是
[? ]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力机车的使用
C、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D、发电机的制造成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经济学家龙多·卡梅伦的记载,1688年至1801年之间,英国农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40%下降至32.5%,采矿、制造以及建筑产业的比重从21%上升到23.6%,而贸易与运输的比重则从12%上升到了17.5%,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得益于
[? ]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C.工场手工业的不断发展
D.大机器工业生产的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地理大发现” 15、16世纪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伴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T-O图

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1602年)
材料二:吾本意是发现和视察尽可能多的地方,以便来年四月,如蒙上帝保佑,回国向两位陛下面奏详情。自然,如果找到大量出产黄金和香料之地,吾将留下尽力收集。为此,吾当继续航行,直至找到黄金产地。
——《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三: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450年前的麦哲伦在历经1080个日夜、17000公里航程之后,1521年9月5日,就在这个宏伟的教堂里,18位环绕地球的幸存者手擎点亮的蜡烛,为在这次史诗般的伟大航行中死去的勇士祈祷,其中包括他们在菲律宾被杀的船长麦哲伦。18盏烛光是那么微弱,但它照亮的却是人类文明的进程!现在展现在西欧人眼前的,已不是一个半球的四分之一,而是整个地球了。
——《大国崛起》
问题:综合以上材料,评述新航路开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铁路的造价高昂,每英里甚至高达数万英镑。为了吸引资金,政府与私人资本家大肆渲染铁路行业的高回报率以及发展前景,致使无数的商人、贵族以及普通投资者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身于铁路建设之中。1840年,英国铁路投资为2800万镑,而10年以后,竞高达2.4亿镑。如此高的资金投入,实属惊人,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拿出这么多的资金,而英国人正是凭借着工业品的对外贸易,才获得了发展铁路行业的充足投资。因此,英国在工业生产方面的优势相应地也确保了其在铁路行业上的优势,从而使得19世纪的英国,在各行各业上都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于是,这个小小的岛国,成为世界最强盛国家的基础便由此奠定了。充足的投资保证了铁路修建热潮久盛不衰,其结果是,在山峦起伏、河湖密布的不列颠大地上,一条条连接各大城市与港口的纵横交错的铁路修筑起来,其中包括大连接线、大西线、伦敦一伯明翰线等,铁路终于取代公路与水运,成为英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擅自《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二?……从遥远的古代直到十九世纪最初十年,无论印度的政治变化多么大,可是它的社会状况都始终没有改变。曾经产生了纺工和织工的手纺车和手织机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枢纽。……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从1818年到1836年,大不列颠向印度输出的棉纱增长的比例是l:5200……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材料三?我知道,英国的工业巨头们之所以愿意在印度修筑铁路,完全是为了要降低他们的工厂所需要的棉花和其他原料的价格。但是,你一旦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铁有煤的国家的交通运输,你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自己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如果你想要在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里维持一个铁路网,那你就不能不把铁路交通日常急需各种必要的生产过程都建立起来,而这样一来,也必然要在那些与铁路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业部门应用机器。所以,铁路系统在印度将真正成为现代工业的先驱。
——均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铁路大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②概括材料二、三的主要观点。
③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前后,对印度的侵略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
④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原因:蒸汽机的运用为铁路交通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史蒂芬逊发明了火车机车直接推动铁路运输的发展;在政府与私人资本家的鼓动下,许多人投资于铁路建设;英国在工业生产方面的优势地位的影响促进铁路修建热潮。影响:19世纪英国在各行各业领先于世界,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铁路取代公路与水运成为英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英国工业革命导致印度自然经济解体;英国在印度修建铁路完全是为了自身利益;铁路的修筑成为印度现代化的先驱。
③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对印度进行直接殖民占领,但在商品市场、原料产地等方面并未完全占有。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完成,印度社会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19世纪上半期,英国棉纺织品泛滥于印度这个棉纺织品的故乡,占据了印度市场。原因是英国工业革命业已完成,迫切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商品市场。
④英国对印度的侵略使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使印度农业和手工业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大量失业,给印度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英国对印度的侵略扩张,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印度,使印度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客观上有进步性。
本题解析:
本题以工业革命过程中铁路运输和工业革命对印度的影响为题,重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归纳概括和评价能力。第①个问要结合工业革命有关史实分析铁路发展的原因,从动力、火车的发明以及材料所提供的史实分析归纳;第②个问重在考查概括材料、提炼主要观点的能力。突出体现英国商品输出瓦解印度的自然经济,给农民和手工业者带来严重后果,同时也将铁路运输方式传播至印度,促进印度交通运输的现代化;第③问着重分析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对印度侵略方式和影响的异同点,要以工业革命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为契入点进行对比;第④个问强调全面分析和正确认识英国工业革命对印度的双重影响,以反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