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载:“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尼曰:‘以臣召君, 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据此可知(?)
A.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孔子学术思想严谨,秉笔直书
C.批判审查历史文献,方能治史
D.天子诸侯聚会河阳,乘兴狩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分封制的相关内容,所以A项错误。孔子的的写史思想是带有一定曲笔的原则的,所以其的史书才命名为《春秋》,所以B项错误。D项对材料理解不准确,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6分)法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穰);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据此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的本质特征。(4分)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二中“最大的困难”的。(6分)
材料三 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3)材料三中孙中山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分析其法治主张在近代中国难以实现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2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或封建统治)。(2分)
(2)“控制被统治者”: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拥有最高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2分)“控制自己”:中央政府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与平衡。(2分)
(3)表现:推翻清朝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4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若答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制约也可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时间空间跨度大,涉及中国古代唐朝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辛亥革命和近代西方美国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本问考查唐朝制定法律的目的。材料一中关键词“谋反”、“谋大逆”、“谋叛”等词说明目的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后果都是“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即对危害统治的行为都给予严惩。
(2)本问考查的内容是美国1787年宪法,本问“控制被统治者”指中央政府如何控制地方,涉及的是中央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阐述1787年宪法联邦制原则即可;“控制自己”指中央政府内部权力制约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分权与制衡的,回答三权分立原则即可。
(3)本问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切入考查相关能力,第一小问,注意问题中的限定词:法治思想,回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影响即可,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等。“在中国难以实现的原因”即是要分析资本主义民主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主要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
A.城镇经济繁荣
B.统治者政治清明
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反映了市民的需求,逐渐的倾向于大众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故选A。B项错误,元代政治黑暗,知识分子地位较低;C项说法错误,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仕途无望,把一腔的热情融进了元曲的创作,因此文化水平较高;D项和材料无关。
考点:古代的文学:元曲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元曲的特点,也是文学发展的趋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的贴近市民的生活。此外各个朝代的文学的体裁特点如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最能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是
A.察举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征辟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