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货往来,昧旦永日”等信息,可知唐朝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故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1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耕文明发达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5分)
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2)“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请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这一观点。(6分)
参考答案:(1)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5分)
(2)中国:城市发展缺乏法律保护;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制度。西方:城市自治权利较充分;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商业影响较大。(6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古代和近代东西方城市文明的不同变化为主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比较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第(1)题可以结合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政治上主要是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主要是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等方面。第(2)题本问注意从两个角度作答,中国方面和西方方面。。从中国:“朝廷控制””司法随意”;欧洲:“自治和独立”“法典保护”“商业影响大”分别进行理解分析,组织语言作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中世纪的西欧经济·西欧城市发展·中外城市化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水浒传》中的一幕:一日,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以判断当时(宋代)私营手工业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也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此可以排除B、C 两项。由材料中描绘的场景可以判断“叮叮当当的去处”并非官营手工业作坊,排除A项。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私营手工业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明清之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