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的:“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出自1858年的《天津条约》;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出自1843年《南京条约》的附件;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出自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出自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所以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B项。
点评:要求学生熟记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并能熟练运用。如《辛丑条约》的内容可以用“赔、拆、惩、划、改”记忆;《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用口诀“割香港、赔银两、五口通商、关税协商”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内容的是? ( ?)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个民族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理解其主旨是要求选择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的措施,各个选项中,只有三权分立最能体现这一原则,因为三权分立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答案为C。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三权分立原则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作者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当他把此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求李鸿章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想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对李鸿章下联理解正确的是
[? ]
A.清王朝整体的软弱导致被迫签约
B.李鸿章本可以不理伊藤博文
C.玉帛是精品,李鸿章愿意做“玉帛相将”
D.李鸿章无视皇权,说自己有帝王度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对联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余孽死有头。”这幅对联所出现的时期应该是
[?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江西南昌市有著名的?“八一起义纪念馆”,右图为馆内一幅著名的油画,如果请你为其拟定主题,最恰当的是

[? ]
A.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B.革命摇篮,燎原之地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创建军队,武装夺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