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欧宗教改革产生的最深远的历史作用是( ? )
A.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土地和财产
C.民族国家的兴起和思想的解放
D.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专制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宗教改革前有这样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指皇帝)的归恺撒。产生此变化主要是因为宗教改革
[? ]
A.剥夺了教皇的世俗权力
B.国王自上而下推行
C.拆散了教皇与国王的联盟
D.捍卫了教皇的尊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欧洲宗教改革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拉开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丁·路德推出《九十五条论纲》
B.英国议会通过不《至尊法案》
C.德国君主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D.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
小题2: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是完全靠上帝恩赐”材料所体现的是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教对许多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小题1:A.拉开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马丁·路德推出《九十五条论纲》,所以选择A.
小题2: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是完全靠上帝恩赐”,可知反映的是加尔文的先定论的内容。
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概括如下:1、上帝已经预订了人的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主教所提倡的履行各种形式的赎罪方式和复杂的圣礼是无用的。
2、上帝把人预先分成两类:选民和弃民。选民是上帝挑选的人,注定会成功,弃民注定会失败。上帝挑选的人是有标准的,他必定是一个内心信仰上帝而外在又淳朴、友爱、勤奋、节俭的人。
3、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上帝的选民,所以他必须奋斗。奋斗成功了,就证明他是上帝的选民;反之就是弃民。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0分)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等进步的历史潮流。根据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潮流。(4分)
(2)以卡尔文的宗教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展潮流。(4分)
(3)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请从这三者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2分)
参考答案:
(1)民族主义: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发展。(2分)
人文主义: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个人的作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2分)
(2)“先定论”符合早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2分)对社会生产的严格限制和规定,有利于早期资产阶级的资本原始积累等。(2分)
(3)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为早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规划了蓝图,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
促进民族主义的发 展:增强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国家的诞生。(2分)
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 ,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阻碍德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德国封建割据的政治局面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分散性。……当欧洲大部分国家建立中央集权政府,尽力抵制罗马教廷的横征暴敛,教廷便把经济损失转嫁到四分五裂的德国身上……德国成了“教皇的奶牛”。由于教会的经济实力和特权禁锢了德国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在要求政治民主的同时也强烈要求改革教会。
——以上材料出自《基督教史》
材料二 我日思夜想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的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 在德意志皇帝召开的对马丁路德的听审会上,马丁路德最后总结说:“皇帝陛下和诸位王公阁下……除非能依据《圣经》的见证判定我的错误,或者根据显而易见的论据,依照《圣经》判定我有罪,而我的良心能坚信这判定合乎上帝的真道,否则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因为违背良心做事,我不平安,也不会接受。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愿神助我,阿门。”随后德意志皇帝宣布马丁路德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
------《马丁路德传》
小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德国的主要原因。(2分)
小题2:概括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分)?
小题3:材料三马丁路德称“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指的是什么?指出“不能收回”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
小题4:根据材料二、三你认为从改革家身上可以学到怎样的精神?(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德国的分裂为教廷对德国的掠夺创造了机会,德国受到教会的剥削严重,社会矛盾激化。(2分)
小题2:因信称义?国家权力为神所授。(2分)
小题3:《九十五条论纲》或(《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2分)《圣经》或者上帝是判定是否有罪的唯一证据(2分)
小题4:坚持不移的改革信念;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欧洲的宗教改革,(1)本问是考查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知道,“德国封建割据的政治局面”“ 德国成了“教皇的奶牛””涉及的是德国的政局分裂和对欧洲的残酷统治。(2)本问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观点,从材料中总结即可,“义人靠信仰生活”“ 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涉及的是因信称义和世俗权力来源于神。(3)马丁路德的主张是其观点《九十五条论纲》,“除非能依据《圣经》的见证判定我的错误”是其依据。(4)材料二中涉及的是信念的坚定,材料三是无畏的献身精神。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况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