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清初《扬州竹枝词》中道:“乡音龢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是名。”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有
①商业繁荣?②资本主义萌芽?③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④ 农业集市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图6是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它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这反映出

A.汉代丝织业工艺水平高超
B.汉代毛纺织业取得重大进展
C.棉织品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
D.黄道婆对纺织技术的革新成果
3、判断题 古代,中国人称罗马为犁鞬、大秦,而西方人称中国为丝国、契丹。互相对视,但又如隔雾看花,透着神秘和奇异。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空间的阻隔
B.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C.文化传统的差异
D.政权体制的不同
4、判断题 下列有关“工官”制度的叙述,哪一项与史实不符 ( )。
A.“工官”制度使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而只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
B.“工官”制度下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C.“工官”制度下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
D.“工官”制度使工匠有专门的户籍,从事专业化的生产,其劳动创造性和积极性较高
5、判断题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