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 ——《资治通鉴》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夫治天下犹曳(抬)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於曳木者之前,徙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 。
——《清儒学案·亭林学案》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位思想家的什么主张?(4分)
(2)上述两种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简析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条件。(4分)
3、选择题 教育部长周济在解读十七大报告时强调“儒学等一些传统的好的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风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儒家思想中在当今仍有继承和发扬价值有 ①“仁”的学说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④“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