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中古黑暗时代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说明人类已经开始对宗教产生怀疑,开始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这种人类意识的觉醒开始于文艺复兴运动,故选B,A项时期强调宗教的决定作用,C D两项发生在文艺复兴之后。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语言之于思想是必要的工其,正如胶马之于骑士。最好的马只适合于最好的骑士。已如上述,既然如此,那么最好的语言,只适合最好的思想,然而,最好的思想只能来自天才和学识,所以最好的语言只适合于才识兼备的人。……我们记得,我们往往把俗语写诗的人称为诗人。
——但丁《论俗语》
材料二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终于使原始基督教中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德文圣经先后故译成法语、英语、匈牙利语、芬兰语等多种民族语言。可以说民族语言的圣经版本,完全粉碎了天主教会束缚圣经的这把“拉丁锁”——拉丁语。因此,民族语言在宗教领城的深入,是对天主教会传统权威的侵犯和否定。从此,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彻底丧失了对中欧、北欧和西欧的精神、文化的支配权。
——陈永麟《马下·路德的圣经研究与翻译》
材料三 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化革命军”大谈,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翻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1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但丁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的作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胡适“首举义旗”指的是什么?并概括陈独秀的思想主张。材料一、三在文学语育的运用上有何相似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语言革新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观点:①语言是传播思想的工具。②好的语言需要有才识兼备的人。③提倡使用俗语。
(2)作用:①宣传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主义;②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③解放了思想(或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3)“首举义旗”:发表《文学改良当议》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相似主张:通俗性、平民化。
(4)作用:①传播新思想,唤起民众,②成为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导;③利于文化的传播、普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17年,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教皇要求他“撤回错误观点”,否则将被教会开除。但路德认为《圣经》中的话比教皇更重要,这主要是因为他主张
A.人人都有阅读《圣经》和解释《圣经》的权力
B.对基督徒来说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福音
C.简化宗教仪式,铲除教士与俗人之间的隔阂
D.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教会从属于国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马丁路德的主张“《圣经》中的话比教皇更重要”。他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客观上具有反封建的作用。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要注意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营养,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宗教改革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的关系更是紧密2、不同点(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伟大的,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族文化,而宗教改革中,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地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观点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炼和对近代西方人文思想发展的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题中最关键的是“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说明了思想上的继承与发展,根据这一点,只有C项符合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红楼梦》、《十日谈》都是中外历史上的名著,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
A.促进了文学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