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7年李四光终于完成了《冰期之庐山》的初稿,明确地指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牛顿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因为他在诸多不同领域中做出了如此十分重要的贡献。如数学、天文、光学、力学等……
牛顿对物理学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思维方式,通过种种方式,他按照实验和批判观察所揭示的情况用数学对外在的世界进行了描述。
——(美)科恩著《科学中的革命》
材料三: 爱因斯坦将伽利略和牛顿的力学以及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结合在一个自洽的体系中。他将时间和空间、物质和能量组合在一起,作为单一连续中的相互依存的变量。
——(美)杰拉德·皮尔著《科学家的探索与成就》
请回答: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庐山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这句话的含义?(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什么重大成就?(2分)试分析牛顿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客观原因。(2分)
(3)牛顿经典力学有什么局限性?(2分)爱因斯坦如何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2分)
(4)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科学家所具有的共同素质。(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一战期间,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做了一番地质调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贫油。
材料二? 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请回答:
(1)材料二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的背景是什(3分)
(2)李四光认为“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6分)
(3)结合材料一联系材料二,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3分)
3、判断题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历时4年,于1909年提前全线通车。下列关于京张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揭开了中国自筹自建铁路的序幕
B.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C.粉碎了帝国主义掠夺京张铁路的企图
D.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筑路水平
4、判断题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一位著名科学家的颁奖词,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李四光? B.华罗庚? C.袁隆平? D.钱学森
5、判断题 为解决八达岭隧道的施工困难,加快施工进度,詹天佑
①设计了“人”字形路线 ②改进了施工机械 ③采用了直井施工法 ④购置了现代通风设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