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集中全国之财力物力保证军事胜利
B.取得一战胜利
C.把俄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D.征集余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1年列宁指出了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紧迫性,强调“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 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为此苏俄实行了
A.粮食税政策
B.余粮征集制
C.没收私人企业
D.实物配给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体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苏联已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西方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D.苏联形成了农、轻、重比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符合史实,B应该发生在1937年,D与题干中的“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不符,故排除掉ABD,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人科恩在《布哈林》一书中说:“斯大林的政策人为地制造了1932—1933年的饥馑,俄国历史上最可怕的饥馑。”50多年后《真理报》报道:“1932年和1933年冬春相交之际,饿死的人大约有三四百万。”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俄国经济的缓慢发展?
B.新经济政策不适合苏联的国情
C.苏联经济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干扰?
D.斯大林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只及1913年的85%。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面积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是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的百分比则是112%。出现1921年和1925年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1921年现象主要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1925年现象主要是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③1921年现象主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④1925年现象主要是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21年之前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的内容便是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无法获得自己的多余的粮食,因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1921年以后逐渐地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了余粮征集制,农民的负担减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①②正确。高度集中的经济政策是在1936年以后确立的;农业集体化是在1928年后实行的。因而③④错误。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