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
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是天津固有的自然优势,图片信息提示该企业创办于1932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应该是南京国民政府。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身消费和交纳赋税,除了盐铁以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应当排除③。故选A。
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点评:古代的农业经济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小农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的一中的生产形态。小农经济的相关情况如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此外,还需了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顾炎武(1613- 1682年)生活与明末清初,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年),是早期启蒙思想家,两人大约生活与同一时期,即17世纪。郭守敬生活与元代,大约是13世纪,牛顿是17世纪的科学家;曹雪芹生活与18世纪的清朝中期,薄伽丘是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关汉卿生活与元代,大约是13世纪,莎士比亚(1564---1616年)。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秦国平定六国后,积极开疆拓土,在北方形成了? 、? 和? 的有效的国防体系。
①“直道” ②“五尺道” ③长城? ④边防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直道” 是在北方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五尺道” 是在南方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长城为北方防卫匈奴的屏障;边防军是北方的中央重要武装。因此答案为C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点评:秦朝除了在以上在这些方面巩固统一外,还实行郡县制,在南方设立南海、桂林、象郡,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这些措施都需要学生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1914年至1918年的史实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严重障碍是
A.专制制度的压制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官僚资本的排挤
D.民族资本主义自身力量弱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