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古代中国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商人奸滑不利于经济秩序的正常管理
B.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巩固统治
C.统治者大多是农民出身
D.古代中国自给自足,不需要商业经济
2、判断题 清顺治十三年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将粮食食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其主要目的是?
[? ]
A.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B.断绝海上反清势力与大陆的联系
C.保护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割断海外殖民者与反清势力联系
3、判断题 判断题(本大题共五小题,每题2分,计10分。正确的选择A;错误的选择B,并涂在答题卡上)
小题1: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因此,重农抑商政策在我国古代社会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小题2:甲午战争后,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的最主要原因是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小题3: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基本原则是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
小题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小题5: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起到了推动作用。
4、判断题 “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
①专业市镇发展?②区域分工加强 ?③经济重心南移?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5、判断题 明清时期我国人口开始大规模增长,与那一赋税制度有关系?
A 两税法? B 一条鞭法? C 更名田? D地定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