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措施是
[? ]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制定连坐制度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责,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及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及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其中主要的体现是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
②重农抑商
③法律严酷
④一定程度上剥削加重
[? ]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4、选择题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
A.都采取了富国强兵的措施
B.都改革了考试制度
C.都废除当时的土地制度
D.都遭到了失败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