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汉武帝问策贤良,董仲舒对曰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一《汉书·董仲舒传》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董仲舒的解答实质上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而此时的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发展,提出了“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的思想,恰好迎合了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理论根据的需要。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虽然失败了,但为十月革命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和经验。其中不包括
A.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相继取得成功
B.将铁路、银行、大工业收归国有
C.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
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的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该文针对的是?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变革思潮
C.全盘西化思潮
D.民主主义思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和所学知识,这里指的是全盘西化的局限性导致中国近代传统思想文化体系的丧失。故选C。新文化运动中存在着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偏激化的倾向。A项错误,只学习西方的技术,并未盲目学习外国;B项学习的西方的制度,但是对中国文化并未全盘否定;D项并未“盲从欧美之风”。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特点。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里的继续。主要通过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以解放人民的思想。在运动中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反对传统文化。但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激看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皇帝是世袭的象征性的礼仪性的
B.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C.皇帝和首相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
D.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皇权至高无上,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虽然设有议会,但是行政权和立法权没有真正分离,而且行政权制约立法权,任何法案必须经过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因此选C。
考点:德意志帝国宪法
点评:分析德意志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1)不同:①君主的权力不同:英王是国家象征,“统而不治”,无实权;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拥有广泛的实权。②议会的权力不同: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很小,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财政预算的权力,对政府和皇帝没有监督权;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限制王权。③内阁和议会的关系不同:英国内阁首相是由议会选出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德意志宰相是由皇帝任命度,对皇帝而不是对议会负责。(2)原因:英国,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对封建势力打击较为沉重;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强大。德国,没有经历资产阶级革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

A.日本
B.德国
C.苏俄
D.法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表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进出口明显高于华中和华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这是日本加紧对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经济侵略的表现,故选A。
【考点定位】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