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文章,认为孙中山与华盛顿相比,有过之无不及,理所当然也应尊为“国父”。将孙中山和华盛顿并称为东西两“国父”是因为他们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②都推翻了封建帝制
③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缔造者④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2年,一个村庄的农民与当局发生冲突,杀死了20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绝食5天,并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甘地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甘地主义不适应印度的国情
B.甘地对非暴力思想的执着
C.印度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动摇性
D.英国殖民当局的残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中介绍的是在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有人突破了非暴力的局限,甘地就绝食并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体现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蔡元培曾写过这样一幅对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无权,推翻历时两千年之变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幅挽联悼念的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李大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省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三民无权,推翻历时两千年之变局”可知这是描写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一战中,奥斯曼土耳其站在德国一边,导致协约国一方对其宣战。1918.10. 土耳其战败投降,“他们既然来了,就得离开”,,凯末尔如是说“革命拉开序幕”。
材料二?凯末尔在1923年的一次演说中表明“至今,我们军队所取得的胜利不能认为已使国家得到真正的拯救,还应为取得科学,经济的胜利而准备。”之后《经济公约》在伊兹密尔举行的经济大会通过。
材料三?“凯末尔革命后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它强调‘世俗主义’,主张否定宗教教法、废除宗教法院。在经济方面,借鉴苏俄,以‘国家主义’为主导,在1933年-1942年,进行了两次五年计划。”
“改革在称谓方面也有体现,由原来体现封建等级的‘帕沙’,改为贝依(先生),贝扬(女士)……”
“允许女子除去面纱,男女同校,给予女子以选举权”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改革背景及内容。
(2)根据所学知识,评价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1)背景:卷入一战;凯末尔领导革命成功;《洛桑条约》签订,共和国建立;反对“大伊斯兰教主义”。
内容:强调世俗主义,否定宗教教法、废除宗教法院;国民议会掌握立法权;进行两次“五年计划”;主张男女平等,反对一夫多妻。
(2)评价:政教分离;生活世俗化;解放妇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巩固土耳其政治独立。
本题解析:
(1)背景方面,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一战后土耳其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凯末尔挺身而出,拯救危亡中的土耳其,并将其引向现代化道路。内容方面,注意材料三信息。
(2)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凯末尔政府的改革,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它代表了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反帝反封建,而反神权是反封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政治方面,政权、社会同宗教的分离,有助于巩固民族独立和共和制度,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在经济方面,基本上改变了封建的、半殖民地的生产方式,使土耳其基本上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帝国主义的奴役,初步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的改革,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因此,凯末尔的改革是同时代亚非半殖民地国家中惟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孙中山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问题上,有的国外学者认为,只把孙中山描绘成民族主义者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他的个性,孙非常自信他能利用列强,在孙看来,在寻找实现自己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与之作些交易,将可能较快地实现他的奋斗目标。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加剧,为孙中山提供了利用的可能。列强矛盾此时的加剧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看是由于
A.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孙中山成功制造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C.世界一体化趋势在国际政治领域内的体现
D.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疯狂扩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目要求的是“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在结合背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也加速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所以从文明角度看正是这种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的反应,C正确,B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