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19世纪上半期,俄国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的根本原因在于
A.封建农奴制度的阻碍
B.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C.国内市场狭小
D.自由劳动力缺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时间上来看,19世纪的西欧国家已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俄国的农奴制是其落后的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获得“解放”的时候可获得一块份地
C.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控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1812年的战争是反对拿破仑对外侵略扩张的战争,俄国获得胜利;1855年是英法俄争夺土耳其地区的争霸战争,俄国由于落后的农奴制而失败,由此催生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十二月党人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出现的,因此②表述错误,故排除含②的选项即可。因此正确答案选B。
【考点定位】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外战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笫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据材料一,指出沙皇俄国“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所釆取的变革措施和影响。(5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点?(6分)
参考答案:
(1)措施: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影响: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共同特点:都采取改革的方式。启示: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本题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 ,在沙皇俄国指的是工业文明的潮流下,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再根据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和影响回答。
(2)“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指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经济上采取“殖产兴业”的政策,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扶持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发展;政治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形式上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但实际加强天皇制。注意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共同点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请回答:
(1)两幅材料各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
(2)图中“文明的火炬”指的是什么?到西伯利亚又说明了什么?
(3)如何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参考答案:
(1)材料一反映的是贵族宣读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材料二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缓慢的政治变革。
(2)“文明的火炬”指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到西伯利亚”说明沙俄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挑战都会受到压制,形象地说明了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和不彻底性的特点:
(3)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阶级进行的,所以很不彻底。它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由于农奴制残余,经济发展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劳动人民遭受看要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图片主要夏映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不彻底性及政治变革的缓慢进程。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题注意“文明的火炬”是指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本图片实际是把沙皇的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文明指代沙皇的反对者.即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性质、结果等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