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各项为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的有( )
①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②洋务运动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民族资产阶级收回利权的斗争
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民族资产阶级收回利权的斗争则在20世纪初。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康德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主张主权属于人民
②相信天赋人权
③提倡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
④提倡经济上的平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只有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的是
A.魏源
B.梁启超
C.康有为
D.王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梁启超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期间,发表《变法通议》等论文,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他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只有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选B。A项是地主阶级的抵抗派,反对政治变革;根据分析CD均错误。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的主要主张。维新派为了进行变法运动,进行了广泛地宣传,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一方面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却起到了第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劝学篇》的作者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张之洞
D.光绪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劝学篇》的作者张之洞。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