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儒林外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红楼梦》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的揭露和批判,是百科全书式巨著,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故选择A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开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的先河。《儒林外史》以入木三分的辛辣嘲讽揭露丑恶的世风百态,成为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还可以考查明清小说出现的原因: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拜金主义盛行? D.轻商思想淡化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材料二:“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是谁的诗句?他们都有哪些著名诗篇?
(2)两位诗人的诗歌各有什么风格?为什么?
参考答案:(1)材料一、二分别是李白和杜甫的诗句。李白的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和《蜀道难》等。杜甫的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以及《长恨歌》和《琵琶行》等。
(2)两人的风格:李白是个浪漫主义的诗人,他的诗歌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纵情地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猛烈地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笔势灵活矫健,充满了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用诗歌反映这个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充满了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炼。
风格不同的原因:
①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李白生活在唐朝繁荣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科举制度的实行使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充满了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而杜甫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杜甫的生活和美好向往,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
②李白、杜甫有着同样不得志的境遇,但从两者的诗中所传达出来的感情却是大相径庭的。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而杜甫的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则显得比较深沉和忧郁,充满忧国忧民的感情。
③李白和杜甫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李白充满了奇特夸张的意象,进发出旺盛的激情和个性精神,把读者带到一个亦真亦幻的意识流中;而杜甫却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揭示社会的本质,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诗文背后蕴藏的深深的人道主义精神。
本题解析:回答第(1)问是关键,至于列举著名诗篇,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列举尝试背诵过的他俩的诗篇。
第(2)问需通过其生活的时代、诗歌的感情表达及其表达方式去比较、分析和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极大地丰富了历史发展的内容。
(1)简述先秦、汉朝、唐朝、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
(2)在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中,与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形式有哪些?
?
参考答案:(1)特色:①先秦时期:《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它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战国时期,屈原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离骚》是其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②汉朝:最盛行的文学体裁是赋,著名的汉赋作家有司马相如等。③唐朝: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众多,作品极为丰富,最著名的诗人是李白和杜甫。④宋元时期:宋代文学的标志是宋词,著名的词作家有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元朝文学的成就是元曲,著名的散曲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等。⑤明清时期:小说种类繁多,各种体裁的小说蓬勃发展,出现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名篇。
(2)文学形式: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四大发明均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B.“士大夫画”的创作从不主张个性表现
C.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与市民阶层壮大密切相关
D.南宋的豪放词派有着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四大发明不都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所以A错;“士大夫画”的创作一般主张个性表现,故B错;南宋的婉约词派有着强烈的现实批判性,故D错;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适应了市民阶层发展的需要,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
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赋”在汉代有何影响力?(2分)赋的兴盛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1分)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影响力: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2分)时代特征:大一统。(1分)
(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任答2点2分)
(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2分) 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任2点2分)
(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1分)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任意1点得2分)
本题解析:(1)由材料中的“太子喜之”、“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可得出结论。汉赋的特点是文字铺陈奢华,多用骈文,内容空洞,其主要目的多为统治者歌功颂德,这也是大一统安定的国家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
(2)可从词的特点入手来回答,词的特点是比较自由灵活,有些词人的词作世俗化,如柳永词,时人评论说“凡有水井处,必有三变词”,这真实的反映了词的世俗的特点。词的兴盛是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反映,同时也是市民阶层兴起的产物。
(3)明清之际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发展,在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很多重大的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的世俗化、平民化,这正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重要表现。
(4)可从文学体裁特点的变化上与所适应的人群来归纳整理答案,也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考虑回答,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一种文化与思想要成为主流或是广为流传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要符合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