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此时期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此时期儒学兴起并不断发展。A项属于东汉时期,C项属于西汉时期,D项属于宋明时期,可知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当时的历史运作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大意是说:子贡问孔子如何行政。孔子说:人民有足够的粮食,国防线上有足够的武力,人民就信任你这个官儿了。博得人民信任,当然国泰民安。子贡又问:如果有必要减去一个条件,那么,在这三件中,应该首先减去哪一件?孔子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因此孔子是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一所学校,创始于西汉武帝时期,它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它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它”是指
[? ]
A.孔子兴办的私学?
B.太学的设立
C.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D.明朝的国子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设立十三州部,其中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据此可以反映出
①中央集权趋于强化 ②儒学地位上升
③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④秦代以来的监察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设立十三州部、其中一个州沿用《尚书》、《周礼》中的州名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也体现了儒学地位的上升,①②符合题意;③中的“州郡县制三级制”说法是错误的,州是监察区,故③无法反映,而④可以反映。故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监察制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手工业的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