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A.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不是深化改革方面的表现,C项内容发生在南巡谈话之前,所以排除C项。D项是无关项,所以排除D项。所以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其基本目标包括( )
①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改革 ②解决党政企不分和以党、以政代企的现象 ③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④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改革开放的基本目标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方面。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都注重了理论的创新。以下属于中共独创的是:?
[? ]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农业合作社道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人民代表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B.1978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D.1978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B不对,1992年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不对,中国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方针。C符合题意。
点评:审题的钥匙—— 正确解读“命题用语”?(1)明确题目结构,注意题干中的各要素。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搞清时空范围。?(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3)注意题干中叙述的转义?(4)注意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确”、“不包括”、“无关”、“都属于”、“共同点”、“相同之处”等。?(5)注意区别题目中的比较固定的各种用语。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多年来东莞曾创造了无数的经济奇迹,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取得这一成就的深层历史原因是?
A.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
B.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了经济效益
C.东莞市政府重视自主创新能力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保驾护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