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对于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的政治状况表述错误的是
[? ]
A.雅典形成贵族共和国
B.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C.执政官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D.元老院拥有最高司法裁判权
2、判断题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权利法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任意征税和保留常备军
B.国王可以推定国会的定期召开
C.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D.未经国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
3、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韦斯特《梭伦:残篇36》)
材料2?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者。(《商君书·说民》)
(1)依据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商鞅在打击贵族特权上采取的不同策略(2分)及其不同目的(4分)。
材料3?梭伦改革在摧毁贵族势力与氏族制度方面还不是很彻底,广大下层公民仍被排斥在国家权力之外。在氏族贵族和广大农民对他表示不满的情况下,梭伦借口到国外考察,乘船出国游历。(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
(2)梭伦改革不是很彻底有哪些表现(4分)?你如何评价梭伦改革的不彻底(2分)?
材料4? (商君之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卒,太子立(即秦惠王)。公子(嬴)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3)据材料4,导致秦民、宗室贵戚对商鞅变法不同态度的原因是什么?(3分)
材料5?公平与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重要原则。失去了公平与公正
往往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导致社会动荡。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4)列举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中,包含以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措施。(5分)
4、判断题 公元前594年,梭伦临危受命,当选为执政官。其时的“危”主要是指
[? ]
A、上层贵族和下层贵族之间矛盾激化
B、上层贵族与下层平民的矛盾日益尖锐
C、奴隶反对奴隶主贵族的斗争此起彼伏
D、贵族对专制王权构成威胁
5、判断题 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主要依据是
A.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从此结束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
C.宪责任内阁制从此形成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从此稳定下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