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汉初商人不能穿丝绸、乘车,吕后时强调商人的子孙不能当官、吏,反映了当时对商人实行“限制商人”的政策。A项休养生息不属于商业政策;C表述绝对化、D明显错误。因此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石门)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材料反映的信息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主要反映了手工业领域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材料体现了体现了雇佣劳动力,也就是存在着自由劳动力市场。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自由劳动力市场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说明亚当·斯密认为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是阻碍中国财富进一步增加的根源问题,所以D项表述符合题意,A 项说法错误与题中亚当·斯密赞美农耕经济相反,B C两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该民谣出现的时间和称颂的水利工程的所在地区是
A.春秋 河套
B.战国四川
C.战国关中
D.汉代关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提到的过程提到相关地点“池阳、谷口”和两个渠道“郑国” “白渠”,这些都是指向关中平原。判断朝代要注意“白渠”是汉代修。
考点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点评 :古代中国优秀的水利工程要熟悉时间和大致地域。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罗马法》考点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