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们读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下列历史人物不可能同时在此两本历史书籍中出现的是?
[? ]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曹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半匹红绫一丈绸,系向牛头充炭值”(白居易《卖炭翁》)充分反映了
A.唐朝时还存在着以物易物的交换情况
B.官府对手工业的控制和对工匠的剥削
C.唐朝时以物易物是主要的交换手段
D.官府对利用特权对人民的巧取豪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看,用“半匹红绫一丈绸”来换取炭,是典型的不等价交换,这表明官府对人民的欺压,所以A、C两项理解片面。B项错在对工匠的剥削上。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些反映了《红楼梦》的文学创作风格为(?)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明清社会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危机,政治黑暗、官 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红楼梦》最具代表性。依据材料中“叹息”、“同悲”等关键词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黑暗、封建制度衰落的现实,体现了封建专制和伦理纲常对人性的压抑与迫害,故其创作风格应该是现实主义。选C。
点评:明清时期,小说的创作进入高峰时期。明代三部最优秀的小说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清代著名小说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假设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期间患病,你可以给出的治疗方案包括
①运用针灸疗法 ②到《黄帝内经》中查阅病因
③看马可·波罗的表情,问其现状,切脉看病情等 ④查阅《本草纲目》,抓中药疗治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文学艺术的发展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这一观点的是
A.王羲之作《兰亭序》
B.顾恺之画《洛神赋图》
C.陶潜作《桃花源诗》
D.贾思勰作《齐民要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的能力和分析、理解、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综观题中的四个选项,很明显D项的《齐民要术》是属于农学方面的著作,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可排除;其他的三个选项都属于文学艺术的范畴,因此根据题意的要求,要从三个中选出其中的最能体现题干中的观点的选项,通过分析比较C项最能体现题干中的观点,因为,《桃花源诗》是作者虚构了一个人人丰衣足食、不纳赋税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作者对东晋时期的黑暗现实的不满,正是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才有了陶潜了《桃花源诗》。因此正确答案应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