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但有些电视剧常常出现违背历史真实的镜头。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①《宰相刘罗锅》中称刘罗锅为宰相?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明太祖废除丞相,故①不正确;内阁是明代设置的皇帝内侍机构,故②不正确;军机处是雍正时期设置的,故③不正确;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故④不正确。
点评: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设置军机处等措施,本质上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应将每项措施与当时在位的君主联系起来,不要混淆,并由该现象认识到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培养透过历史现象看清本质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翻阅古文献有关以下两幅图片上官职的记载,你从中能够得到的句子是( )

A.图(a):“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武事。”
B.图(a):“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
C.图(b):“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D.图(b):“太尉,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片看出图(a) 是御史大夫,图(b)是太尉,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因此选C。
点评:秦朝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封建”、“郡县”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清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部落时代”指原始社会,“郡县时代”指秦朝。“封建时代”指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以达到封邦建国的目的,故称“封建时代”。故选A。秦朝与西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清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因此BCD项均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曹魏末年,颁布《魏官品令》,规定父辈的中正之“品”(现在的官品),成为其子弟起家任官的“资品”。由此可以推断,当时选官的依据是
A.个人品质
B.官位品级
C.家世门第
D.知识才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父辈的中正之“品”(现在的官品),成为其子弟起家任官的“资品””可以看出,当时是依据门第的高底选拔官员。故选C。A项强调个人品质,主要是在汉朝时期的察举制制度下;B项与材料重复;D项说法错误,科举制原则上是依据知识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考点:古代的选官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西周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等,每一种制度所依据的标准等需要掌握是考试的重点。一些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需要重点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建国初期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