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戏剧《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什么,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启蒙运动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C.表现出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D.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的经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这种情绪在文学和美术领域的反映是出现了(?)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G.Byron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B.充满了理性主义的革命激情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抓住两点,一是“20世纪初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爱国青年都在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二是G.Byron(拜伦)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的特点是对社会弊端进行抨击,反对封建专制,歌颂民主自由。这正契合了当时中国爱国青年的需求,因此深受他们的喜爱。故答案选择D项。G.Byron(拜伦)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但这不是国人喜爱其作品的原因,故A项不正确;浪漫主义的特征没有充满了理性主义的革命激情,故B项不正确;C项说法错误。
点评:关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高考命题主要从以下角度:(1)以选择题的形式用新情境、新材料考查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2)选取材料,综合考查文学作品接近了世界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融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下列各项中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
A.古代中国:《离骚》——《诗经》
B.近现代世界:《唐璜》——《人间喜剧》
C.近现代世界:《自由引导人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现代中国:《茶馆》——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离骚》、《唐璜》、《自由引导人民》均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诗经》、《人间喜剧》、《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均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是十年文革时期的缩影。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取代浪漫主义而在欧洲文学艺术节占主流地位。现实主义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A.拜金主义泛滥
B.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失望
C.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给人们造成的心灵创伤
D.对理性王国失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9世纪30 年代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复杂,现实主义开始逐渐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对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批判,深刻剖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表达的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不满。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