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①反对封建专制统 治?②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中国的富强?④促进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而陈独秀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与马克思主义没有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孙中山曾说,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之事在于“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在此,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侧重于( )
A.思想启蒙
B.政治革命
C.社会变革
D.文化复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兵法攻心,语曰革心”联系所学新文化运动可得出孙中山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在于思想解放,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办的杂志,这一杂志的创办地点是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武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②新三民主义③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敬告青年》
C.《庶民的胜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的内容看是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到中国来,第一个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是李大钊,他的文章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敬告青年》是陈独秀的著作。《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为庆祝一战协约国的胜利而进行的演讲,不是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文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