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小农一般只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即可养“数口之家”。其宣扬的是( )
A.回归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
B.地主阶级以民为本的思想
C.儒家仁义孝悌等纲常礼教
D.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优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孟子仁政思想,关键把握孟子思想的核心即民本、仁政,小农能养家糊口关键在于统治阶级以民为本。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1995)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煤钢共同体。
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其后,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加入。
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
两年后,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联盟。
回答:
、概括欧共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规模的变化,指出其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趋势。(6分)
(2)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成立,表明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向的内部和外部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增加;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6分)
(2)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更好地维护欧共体成员国的利益;超级大国加紧在欧洲的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安全。(6分)
本题解析:该题通过大事记的形提供材料,考查欧洲从欧共体到欧洲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的历程。本题(1)问要求考生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欧共体规模的变化,二是其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趋势。规模的变化在材料中清楚易见,考生基本上都能答出正确的答案。就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趋势而言,材料中也有比较清楚的线索。第(2)问也是两个问题。在回答有什么新的发展趋向时,实际上是让考生在回答上面问题的基础上,把思维的焦点再向前推进一步,发现并认识到一体化已经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发展。接着,问题又深入了一步,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向的内外原因。这一问的 91Exam.org指向性很明确,要求先生从内.外因两方面回答。上述几个问题,与材料紧密相联,而且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既充分利用了材料,又以此为基础串联了相关知识,对考生多方面能力进行了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就史学家的精神与勇气而言,敢在其史著中直接针砭本朝时弊的是
A.司马迁与《史记》
B.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C.刘知畿与《史通》
D.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图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
A.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B.强调“德治”和“君轻民贵”
C.强调“仁”和“仁政”
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强调了儒学的社会实用功能,即在维护社会安定秩序方面儒家学者主张个人不能逾越礼制和要有社会责任担当, BC两项是针对统治者而提出的主张,D项是儒家的教育方法与题意无关。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