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 ]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 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选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
(2)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诸多新的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所体现。”其中,经济方面主要体现在(?)
A.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
B.吴江“游手之徒,十室而九”
C.汉口 “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D.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明清时期在经济方面的新因素应该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选项中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择D。A中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B中吴江“游手之徒,十室而九”、C中汉口 “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都不是新因素,所以均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 ]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土地兼并严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为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禁海加剧了寇患
B.禁海的负面作用明显
C.禁海会使商人铤而走险
D.应当废除禁海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据材料信息,海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沿海商人铤而走险,走上为寇的道路,故A、B、C项都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材料虽然表明了海禁的弊端,但没有明确表示应当废除该政策,因此,D项不是对题干材料的正确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