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早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将“圈地运动”比喻为“羊吃人”。15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期,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屡次颁布法令禁止圈占土地。都铎王朝甚至还颁布了“血腥法案”,用监禁的手段来禁止失去土地的农民流浪。然而,禁止圈地的法令却收效甚微,形同虚设。圈地运动在英国禁而不止。
问题:(1)托马斯莫尔为什么将圈地运动比喻为“羊吃人”?(1分)
(2)英国封建王朝为什么禁止圈地运动?(2分)
(3)圈地运动为什么在英国禁而不止?(2分)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的圈地法案,1760—1844年,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多达3000多件,圈占土地700万英亩以上。
(4)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对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2分)
材料三: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1832年的英国进行了第一次的改革,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名额,取消了56个“衰败市镇”的选区,减少了土地贵族代表的名额;增加了新兴城市的24个选区,增加了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在议会中的名额,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也有所降低。
(5)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动力是什么?(2分)出现“衰败市镇”选区的直接原因
材料四:19世纪下半期,以英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一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被迫打开门户,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开始成为一个世界体系。
(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什么?(1分)近代中国是如何卷入世界市场的?(1分)
(7)工业革命使人类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到近代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三个方面,有什么不同?(3分)
参考答案:(1)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农民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来源(1分)
(2)因为圈地运动直接影响到封建王朝的兵源、财政,动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同时带来社会治安问题(2分)
(3)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分)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之一(1分)
(4)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资本(1分)和大量的自由劳动力(1分),若学生答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多给1分
(5)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队伍的形成和壮大(1分)他们积极争取选举权,要求社会改革,进入国家权力中心,参与国家管理(1分)“衰败市镇”基本上都是些传统的农业选区,随着新兴工业城市的兴起,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一些传统的选区衰落了(1分)
(6)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1分)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 91eXaM.org战争,迫使清朝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等5口通商(1分)(或答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也可给1分)
(7)生产方式:出现了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1分)
生活方式:城市化、城市生活居主导地位(1分)
思想观念: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开放进取等(1分)
本题解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圈地运动对农民的残酷性(2)要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来理解分析解答(3)解题关键在于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4)圈地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主要在于自由劳动力、资本和原料三个方面(5)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导致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导致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等等(6)解题关键在于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野蛮性和血腥性,掌握中英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即可答题(7)其实我们应该化大为小、化繁为简将本题问题理解为工业革命在这三个方面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垄断大企业的特点不包括:
A.规模大、资金雄厚、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B.它们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甚至掌握着该国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
C.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D.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同属于企业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更快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是:
A.科技与工业生产密切结合
B.发生范围和领域更广泛
C.新技术新设备的发明
D.当权者的推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每次科技革命都能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只有与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能更快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B、C、D三项均不是根本原因,故不能入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近半个世纪后,开始向欧美大陆扩散,在各国随后的工业革命中领先的两个部门是
A.纺织业和铁路业
B.纺织业和化工业
C.铁路业和采矿业
D.汽车制造业和化工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准确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出现的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
[? ]
A、农业灌溉的需要
B、旅游观光的需要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