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1800年到189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11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8l倍。到1900年,美国有6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纽约达到350万。这表明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
A.人口下降
B.城市化进程加速
C.联邦政府成立
D.小农经济破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1/4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
——钱乘旦:《工业革命中的贫穷》
?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与工资增长指数(1900年=100)

——以上表格根据《全球通史》有关数据整理制定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哪些社会现象,并分析材料二反映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 本杰明·迪斯雷利……的小说《西比尔》对19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阶级的分化作了以下描述:“两个民族(富人和穷人),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注①:英国政治家,保守党领袖,1868年、1874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当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包括把投票权延伸至工人阶级男性、工会的合法化和罢工的权利条款等。)
? 材料四 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为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然后,战斗的呼喊就会传遍全国:“向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2)依据上述四则材料,针对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分化的问题,本杰明·迪斯雷利和恩格斯谁的认识更符合英国历史的客观事实?为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19世纪上半期,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或工业资产阶级)财富迅速增长,而劳动者(或工人阶级)相对贫困。
②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③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人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较大(或经济待遇有较大改善)。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殖民掠夺给英国带来财富的迅速增长;工人为争取经济权利不断进行斗争。
(2)迪斯雷利。英国资本主义制度适应当时英国经济发展(或生产力发展)需要;英国并不具备工人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条件;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英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下列材料均引自刘宗绪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一:垄断组织都是以生产集中,个别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为前提而形成的。卡特尔和辛迪加的参加者虽然在生产上还是独立的,但它们都是一些大型企业;托拉斯和康采恩则已是大型企业合并组成的规模极大的企业或企业群。列宁曾将垄断称之为规模极大的技术生产单位,认为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
材料二:垄断组织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兼并。兼并一般都是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吃掉和收买效益差的,兼并后又以先进的那一套去改掉落后的部分。就是自愿的联合与合并,在结成一体,统一经营后,也要采用先进的方式经营。
材料三:美国人泰罗创立的“劳动科学组织”学说,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泰罗制”,使企业效率大大提高。列宁称它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造人亨利·福特则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管理概念。主张把准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高速运转等原则,结合起来运用到生产中去。
材料四:垄断并不排斥竞争,……因此,发展科技、广罗人才,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从而使科技与生产更直接地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同时,为了解各地和世界市场情况,企业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得更密切,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回答:(1)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据材料四,分析垄断组织与第二次科技革命前的私人独家企业相比有什么明显的新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试评述垄断组织。
参考答案:
(1)生产的集中和规模的扩大导致垄断的产生;(3分)垄断形成的过程就是先进企业兼并落后企业的过程,垄断的产生推动了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生发展;(3分)垄断使竞争更加激烈,垄断适应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3分)
(2)以科技和人才为重要的竞争手段,科技与生产、科技与市场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3分)生产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减少。(2分)
(3)垄断组织就是指控制一个或几个生产部门的规模很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3分)它的产生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原有的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分)
本题解析:
本题第一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归纳的能力,第二问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第三问考查学生正确评价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哪一项发明直接推动了右图成就的发明和使用(? )

A.电力的使用
B.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
C.内燃机的发明
D.柴油机的创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C.自由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D.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大大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随之进一步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兴起。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