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是张明把清末民初著名的实业家与他们创办的企业进行的连线搭配,其中错误的是
A.张謇——大生纱厂
B.周学熙——新洋灰公司
C.陈启沅——发昌机器厂
D.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位晚清状元,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下,依然设厂自救,他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擎。他是?
A?荣宗敬? B 张謇? C 方举赞? D?陈启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华莱士原为共和党人,后转为民主党,在1940年当选为民主党副总统。1980年当选总统的里根原为民主党自由派,后摇身一变成为共和党人。这种现象在美国政治中被称为“跳槽”。你从中得到的认识有
①民主党和共和党在美国交替执政
②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没有什么根本区别
③民主党和共和党没有固定不变的党员,党籍无足轻重
④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党员改变身份的事经常发生
⑤美国的两党政治形成于20世纪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6分)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到“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符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其实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以及一系列议会法,……例如: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征集军队,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年轻的光绪皇帝缺乏政治经验,短时间内骤然发布了上百道变法令。……守旧派反对,稳健派疑虑,社会舆论动荡不安。已经归政但其实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反对在政治领域进行改革,守旧派大臣与康有为等人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重新垂帘听政,幽禁光绪皇帝,捕杀维新派,推翻新政。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体的特征。该体制是否适应英国现实,为什么?(8分)
(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失败的原因。(6分)
(3)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钱穆的观点?(12分)
参考答案:
(1)君主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掌握真正实权。(1分)
适应(1分)。英国当时的经济基础;英国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早期启蒙思想家君主立宪的思想主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妥协;(6分,任答三点6分)
(2)光绪缺乏政治经验,急功好利。社会舆论动荡不安;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反对。(6分)
(3)评分标准:一等:结合君主立宪制在中国不符合现实,如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盛行是推翻制度迁就现实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9—12分)二等:观点明确,史实基本准确,论证较充分,表述清楚。(5—8分)三等:观点不明确,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楚。(0—4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信息及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一问主要回答《权利法案》确立的政体特征,由已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即君主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掌握真正实权;第二小问结合英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君主立宪制适应英国的现实,原因可以从经济、政治传统、思想以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妥协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通过历史现象理解分析历史原因的能力,依据材料“光绪皇帝缺乏政治经验,短时间内骤然发布了上百道变法令”“守旧派反对,稳健派疑虑,社会舆论动荡不安”“慈禧太后反对在政治领域进行改革”逐一分析归纳原因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评价分析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解答本问,需要先分析归纳钱穆的观点,如君主立宪制在中国不符合现实,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盛行是推翻制度迁就现实;其次是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如结合维新变法分析君主立宪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结合英国的国情分析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盛行是推翻制度迁就现实,需要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9年6月4日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必须行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这里所说的英国首相“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是指
A.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B.重新提名进行组阁
C.扩大议会的权力
D.超越女王成为国家的象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英国议会可以对内阁行使“不信任案”,面对不信任,内阁要么在首相的带领下全体辞职,要么由首相向国家元首提请解散议会。因此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