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孟子 ②荀子 ③韩非子 ④苏格拉底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其中“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蕴涵着我国古代的
[? ]
A.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B.墨子的“兼爱”思想
C.庄子的辩证法思想
D.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救世之策的人。
——易中天《先秦诸子的救世之策》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孔子的“救世之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观点。李贽的思想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试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3)依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的观点,并列举史实加以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
(2)观点: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八股取士,厉行文化专制;程朱理学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思想本身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3)观点:儒家学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工具。 史实:董仲舒的新儒学认为"君权神授",主张大一统,为封建专制服务;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代、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阅读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指出人物A、B、C分别是谁?A在政治上的核心主张是什么?C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人本主义之精神等全部构成了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大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时期儒学的“扩展”与“延长”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3)材料三反映 了什么政治观点?产生这种思想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4)上述模拟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5)根据材料四,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 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它就是这么一本语录。
——央视教育频道《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
(6)最近时期,传统文化在国内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焦点,维持着一浪高过一浪的热度。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热人们众说纷纭,2500年前的思想是否还适用于21世纪的今天?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B、C分别是孟子、荀子和孔子。A:施行“仁政”。C:“仁”(或“礼”)。
(2)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融合儒家学说之中。“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思想。
(3)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4)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青年人得到思想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5)影响:儒学的集体意识和自强不息精神推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
(6)适用: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积淀的文化瑰宝,岁月虽变,人性相通。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道德危机,文明冲突,而中国文化中的和谐、仁、义、礼、智、信等理念可拯救之。不适用: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反映,时代在发展,一味倡导传统文化,束缚人们思想,保守、守旧不思进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抗战期间,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停产的工厂占到近三分之一,炼铁厂停炉的,占四分之三以上。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侵略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C.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贸易停滞
D.美国商品不断涌入中国市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