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奴隶制度进一步巩固
B、井田制的瓦解
C、国家财税收入增加
D、自然经济的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乾隆十四年(1759年)十月,两广总督李侍尧制定“防范外夷规条”,严格规定外商在华的经济活动。上述“规条”出台的背景是( )
A.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中外贸易仅限广州一地
B.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严格限制商业活动
C.清政府开放两广地方,两广与外商贸易活动频繁
D.外国商人假借经商活动,破坏两广地方经济稳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乾隆时期,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中外贸易仅广州一地。此题与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C、D两项与事实不符,也应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3分)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
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
(1)材料一中。中西方“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具体表现是什么?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材料二?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3)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1)差别:中国:重农抑商;海禁。西方:鼓励商业发展;殖民扩张和掠夺。(4分)
影响:中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逐渐脱离世界。西方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
(2)现象: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原因:列
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4分)
(3)特点: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因素:列强侵略(半殖民地的杜会环境)。(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史记?平淮书》记载:“杜周治之,狱之反者。乃分谴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理郡国缗钱;得民账务以亿计,奴婢以千万计,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倾,宅亦如之。如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主要反映出(?)
A.吏治清明缓和了阶级矛盾
B.商品经济获得了重大发展
C.工商业经济较为发达
D.政府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史记”、“郡国”“如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可以判断出西汉时期,政府推行抑商政策。A项与材料无关;B、C两项说法意思相似,且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 ]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