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那一次的海军战争是我民族在这次全面抗战以前最要紧的一个战争。如胜了,高丽可保,东北不致发生问题,而在远东中国要居上日本居下了。所以(这次)┅┅ 海军之战是个划时代的战争,值得我们研究。”(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此材料描述了近代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这次“海军战争”指的是1894年发生的甲午战争
B.“战争”发生在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的途中
C.海战中双方互有损失,但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D.此“海军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舰队全军覆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全面抗战以前最要紧的一个战争”、“如胜了,高丽可保,东北不致发生问题,而在远东中国要居上日本居下了”、“海军之战是个划时代的战争”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C项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
《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三……一百年前,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几乎亡国,国父领导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向人民许下富强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历史只有朝代的更替,人民不能当家做主。“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民主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社会贫富悬殊,文盲遍地。“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均富与教育的承诺。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纪念辛亥革命九十九周年讲话》
材料四(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下令剪辫子,形成一股强大的剪辫运动的社会潮流,被人们称为“辫子革命”。……到1917年,“民国成立,于今六载,南方人民久已将辫发剪除净绝,间有垂乘拖豚尾者,亦千百人中之一、二耳。”
——摘自《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变迁》
(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和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
“老爷”、“大人”,不许府属官员坐轿。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大大减少。吸食鸦片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体面的事。……
——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教科书
材料五 皇帝………加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金冲及《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
⑴上述两则材料表明《申报》对民主革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二中把“中华民国”改为“中华民民”的用意是什么?(2分)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当时的时代要求是什么?(2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2分)
(2)马英九在讲话中称“中华民国”的成立对人民许下一系列承诺,请结合史实概括指出孙中山一生是如何实践这些承诺的?(8分)
(3)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剪辫运动”的实质。(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辛亥革命要采取剪辫子、改称呼、禁缠足等移风易俗的措施?(4分)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是怎样“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的?(4分)
参考答案:(1)态度:从漠视、非议到认同、赞赏。?(2分)用意:强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强调主权在民。?(2分)时代要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2分)理由:当时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和君主专制的束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国家积贫积弱。(2分)
(2)建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并为维护民主共和发起“二次革命”、? “护法运动”等斗争;倡导移风易俗,并采取一系列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措施;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8分,其它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3)实质:是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也是反清革命的举措)。?(2分)原因:旧的风俗习惯会阻碍革命。移风易俗会让人们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推动社会进步。?(4分)
(4)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等人复辟帝制相继失败;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进攻;五四运动以后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的潮流不可阻挡。?(4分,讲出1点得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据英国公布的《1849年中国各口贸易报告》说:“目前中国每年鸦片销售量约为五万箱……据统计,1829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为12576箱,1839年约为四万箱。下列对1829——1849年鸦片销售量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列强商品在华滞销导致鸦片销售量的迅速增加
B.《南京条约》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提高了鸦片销售量
C.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是列强继续鸦片贸易的原因之一
D.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推动鸦片贸易销售量的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制定了对日作战方针,部署“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抗战……”。为此,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展开的重大战役是
[? ]
A.豫湘桂战役?
B.枣宜会战?
C.淞沪会战?
D.太原会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蒋介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国自清季以来,到了去年正是百周年。我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十年的革命流血,五年半的抗战牺牲,乃使不平等条约百周年的沉痛历史改变为不平等条约撤废的光荣记录。”对这次讲话的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蒋介石这次讲话发表于民国三十一年
B.“百周年”前所签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C.“光荣记录”指的是废除英美等国在华治外法权
D.“光荣记录”反映了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我国自清季以来,到了去年正是百周年。我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十年的革命流血,五年半的抗战牺牲”可知时间应该是1945年,应该是民国三十四年,所以A的表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