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长达六周的南京大屠杀,日军共杀害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市民
A.10万人
B.20万人
C.30万人
D.50万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正式爆发,这是因为
[? ]
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D.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为某一历史时期发行的革命纪念币。仔细观察该图文后,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该纪念币主要是为纪念武昌起义
②该纪念币中的纪年方式只延用了数月时间
③该纪念币中的文字表述反映当时革命党人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④从该纪念币中的旗帜图案来看,它很可能发行于 1912年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从币上“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字样可以看出①,从“黄帝纪元……”字样,根据所学知识1912年开始改为民国纪元,可以得出②,答案中均包含了①②的只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其中最明显地体现在
[? ]
A、中国割台湾等地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C、开放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9年1月上海市卢湾区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期,美、英、法、西等国的代理商以香港为基地,在华南沿海地区散发传单和图片,诱骗中国人去国外当苦力。1847年即有华工被“招请”赴美国。——《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向东北地区移民,要将日本移民作为自耕农在东北重要地区安居下来。从1932年到日本投降时止,日本关东军特务部先后14次向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武装集体移民,共移入日本人约27万。
——《东北经济掠夺》
材料三?由于地区间经济水平差别和上海经济发展需要,人口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是上海如今面临的最为突出的一个人口问题。市人口计生委透露,全市外来常住人口2007年为499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7%,来沪人员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人口迁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造成怎样的社会后果?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大量外来人口进入上海,对上海的发展经济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因素? 3)除上述原因外,你认为还有那些因素造成人群的迁移?
参考答案:(12分):1)(5分)原因:材料一: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在中国进行的移民活动;材料二:日本在侵华战争时,对中国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后果:材料一:华工为美洲等地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受到严重的种族歧视和压迫。材料二: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移民企图促成了这些地区的日本化,为其侵略政策服务。2)(5分)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地区间经济水平差别和上海经济发展需要),个体移民向经济、技术和教育高地迁移。积极意义:促进上海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上海发展中的劳动力及技术人员的补充,促进人才的流动与竞争;消极因素:造成城市压力过大,城市的住房、交通、道路等等有巨大的压力等。(言之有理即可)3)(2分)躲避战乱、奴隶买卖、自然因素、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等。
本题解析:本试题围绕人口迁移考查,注意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影响分析时主要从两面分析;人口的迁移除与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有关,还有自然条件等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