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除旧布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20世纪,面对社会的动荡或剧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如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几个时期在苏俄、美国、中国三个国家各自进行了什么改革?
(2)中国的改革与俄、美的改革有何共同点?
(3)各国的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参考答案:(1)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2)共同点: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若有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应给分)?
(3)苏俄: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美国: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中国: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本题解析:(1)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2)共同点: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若有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应给分)?
(3)苏俄: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美国: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中国: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格物致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说人心的顿悟与渐修。这与心学相符。陆九渊等人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强调“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A不对,孔孟之学的核心是“仁”“礼”;BD不对,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通过读书、考察、实践来探究“理”。
点评:对于材料选择题,很显然,材料不读无法做题,材料不读懂无法做对题。然而,整个题目都是材料的时候尤其是文言文材料的时候,一般我们都会因为看不懂很烦躁而很长时间不能进入正题。所以当遇到这类情况,我们要镇定自如,要坚信麻烦不代表难,难也不是针对我一个,我不会别人也未必会。这样自我宽心可以让我们耐心读题,从而理清题目,快速准确解答。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天,金秋的首都在鲜花的装点下,显得格外美丽。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迎来了共和国诞生以来第一大盛事。1226名代表带着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第一次汇聚这里,共商国是。”“这次大会”召开时,我国(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54年,共和国诞生以来第一大盛事,即1226名代表带着全国各族人民,举行一届人大会议。1953年,一五计划建设开始。故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你认为哪一趋势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哪一种趋势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经济全球化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应该说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在当今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下,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面临的更多的是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勇敢面对经济全球化,因为全球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历史发展趋势,它会给我们提供一些经济发展的机会。然而面对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参与全球化必须做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而参与或组织一些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就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本题解析: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然而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面对这一趋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更多的是挑战,关键是如何趋利避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我国农业科学家是
A?李四光 ? B?钱学森 ? C?邓稼先 ? D?袁隆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