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面是某一时期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分布图。在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突出特点是

A.发动“冷战”,极力遏制共产主义
B.与欧、日结盟,与苏联抗衡
C.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华关系
D.推行单边主义,企图独霸世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的“俄罗斯”可以推论出时间是冷战结束后,故排除A、B;根据图中所示的美军事基地分布情况看,是非常密集的,且大多围绕中国,所以应该排除C,这是美国在冷战后中国不断崛起的情况下的一种军事部署,是想遏制中国,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体现,故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柏林墙的修建?尼克松访华?不结盟运动标志
A.西欧的崛起
B.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关系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根据四幅图片: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柏林墙的修建、尼克松访华、不结盟运动标志都发生在冷战时期,四幅图片反映了冷战下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关系。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B.经济基础薄弱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苏联解体的决定性原因在于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斯大林模式根深蒂固,其弊端长期没有消除。经济基础不能认为薄弱故不能选B,C和D都是外因,不是决定性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91 年 12 月 25 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
A.67 年
B.69 年
C.73 年
D.74 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准确记忆苏联开始于何时。极易犯的错误是将 1917 年十月革命的胜利看作苏联的开始。其实十月革命的结果是建立起苏维埃俄国政权,直至 1922 年底才由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和白俄罗斯联合组成苏联。依据这个时间计算,苏联实际上存在了. 69 年。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是
A.单极格局
B.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C.多极化
D.反恐斗争最频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首先排除A和C,世界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而不是单级世界,同时多极化也暂时没有形成,D项叙述太绝对,排除,实际上,联系史实,“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应该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的把握,解题关键是全面掌握相关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