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曾任巴西共产党副主席的阿尔多?雷贝洛指出,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思想和实践不但对中国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对全世界,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思想”确立为改革目标是在?(?)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故选C。
点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就说明它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历史性事件是(? )
A.中共八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问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试归纳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材料三中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当时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①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③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④政府对兴办实业的政策发生变化。
(3)基本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影响:南方谈话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邓小平指出:“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革”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之所以徘徊,是因为指导思想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当时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为“两个凡是”的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对外开放中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珠海 ②上海 海口 ③珠海 广州 ④汕头 厦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