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是在中国塔里木盆地的洋海古墓内发现的一条裤子,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裤子。这条裤子的年代可追溯到3300年前。在设计上,它采用三块布料,一块用于腿部,一块用于胯部,上有编织花纹装饰,腰部使用绳子扎紧。这条裤子不可能采用的材质是

A.绢
B.帛
C.麻
D.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以最新考古发现的图片材料为载体,加以文字说明,以否定设问,其实质是考察学生对棉纺织技术得到推广的时间。元朝时,黄道婆才将棉纺织技术从海南推广到北方,所以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的劳动生产场景,图中题诗为康熙帝所作。与这一劳动生产场景相关的行业是

[? ]
A.棉纺织业
B.麻纺织业
C.造纸业
D.丝织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所展出的下列科技成果中,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的发明是
A.青铜器
B.瓷器
C.造纸术
D.丝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青铜时代主要是指夏商周时期;B不对,商周时期出现原始瓷器;C不对,造纸术出现于西汉;D符合题意,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考古发掘证明,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西汉时又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点评:表述性选择题也称为肯定型、一半型选择题。其题干中常有“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表述“等提示语,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认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36分)博物馆的文物和资料记录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
主题1?中国古代的青铜文明

某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载: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这个换取手续征得了五个贵族的同意,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通过这样的途径,裘卫聚敛了大量财富。裘卫家族的第三代,随葬物品享用“五鼎八簋”。按西周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1)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表格。(8分)

主题2?西方社会的法治文明
《拿破仑法典》现藏于某博物馆。以下为《拿破仑法典》的摘录:

(2)结合所学,指出上述条款所体现的原则,(4分)并说明其思想和法律上的来源。(4分)
主题3?现代经济的两种模式
某同学成立个人历史博物馆,收集有如下两张图片

(3)结合所学,比较苏、美修建上述公共工程的背景、目的和手段上的异同点。(12分)
主题4?中国现代的政治文明
某博物馆陈列有新中国国徽设计的两种方案。方案①以玉璧为主体,图案中有国家名称、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方案②是改进后的方案,保留了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加入了天安门图案。

(4)天安门在中国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结合20世纪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谈谈你对方案②加入天安门图案的理解。(8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材料一 1974年在福建泉州港外出水了一艘南宋海船,船中残余的香料就有2 000多公斤,其中有檀香,还有价格等同于黄金的龙涎香。
材料二 1987年在广东东南濒临南海的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中国古代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这是迄今为止在环中国近海区域发现的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整船文物多达4~8万件,以瓷器为主,多为青釉瓷,许多瓷器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一摞一摞的铁锅和一篓一篓的铁钉是另两宗大量出水货物;目前船中出水的铜钱有上万枚,年代最早的是汉代的“货泉”,年代最晚的是南宋高宗时期的“绍兴元宝”。
(1)材料一中出水的海船来自哪个地区?材料二中“南海一号”是什么时期的船只?请分别说出理由。(6分)
(2)材料二沉船中有大量的瓷器和铁制品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综合以上信息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2分)
参考答案:
(1)泉州沉船来自今天的东南亚地区;因为东南亚地区盛产各种香料。“南海一号”是南宋时期的;因为出水的铜钱最晚是南宋高宗时期的。
(2)说明南宋的瓷器和铁器在海外有大量的需求(或南宋的制瓷业和冶铁业发达)。
(3)宋代海外贸易繁荣(或中国出口的主要是瓷器、铁制品,进口的多是香料)。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分别根据沉船运载的货物和出水的铜钱可判断出沉船的年代;第(2)问,可联系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成就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得出“宋代外贸繁荣”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