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是明朝王阳明的言论;②是明末李贽的言论;③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的言论;④是汉代董仲舒的言论,因此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起来,似乎科学革命甚至比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更大的意义。农业革命使文明成为可能,但是,一旦前进了这一大步,农业就没再作出进一步的贡献。科学则相反,恰好借助于它的研究法而不断地稳步发展。科学本身包含了无限进步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记住过去数世纪的科学成就和它现今日益加快的发展速度,那么,我们对科学的惊人的可能性和意义即使不了解,也可以正确估价。此外,科学是人类全体的;由于科学以客观的研究法为基础,关于科学的种种提议已为人们所普遍赞同。科学是非西方民族所普遍尊重和追求的西方文明的一个产物。实际上,正是科学及与它有关的技术,使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因此,从前的从属民族如今正力求通过弄清楚西方对人类作出伟大而独特的贡献的秘密来矫正不平衡状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斯塔夫里阿诺斯关于科学革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求:对科学革命促进社会发展问题,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2——10分)
二等: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达清楚。(9——5分)
三等:①偏离评论对旬,观点不明;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4——0分)
本题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按照要求,言之有理即可得分。首先把材料观点:科学革命促进社会发展,如持反对观点,则应从科学革命给社会发展所带破坏与困难;如持赞成观点,则应从正面简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意义;考生另有观点,须围绕主题,做到论点与论据一致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表为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的原因是“二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的农业产值增加
D.国民经济的调整使工农的发展趋于平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
①洋务运动?②辛亥革命?③收回利权运动?④爱国心的驱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洋务运动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奖励实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③收回利权运动 ,④爱国心的驱使,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也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选A。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君舟民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A、C、D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似乎也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由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