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4是一枚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45周年而发行的邮票《攻打冬宫》。我们纪念十月革命的理由有:

①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它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④它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判断题 前苏联《真理报》总编辑阿法纳西耶夫在谈到苏联改革时说:“谁也没有纲领”。先提的是“加速”,后提的是“改革”,然而改革什么,往哪儿改革,没有人知道。他认为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A.缺乏明确的目标
B.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
C.任务繁重而艰难
D.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3、判断题 (13分)近代中国经济发生了巨人的变化,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快。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中,模式也多种多样,各俱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
国主要出口物历年海
关报告表
?
| 1871—1873年
| 1891—1893年
|
茶叶
| 10221 59公担
| 1055064公担
|
蚕丝
| 37529公担
| 59946公担
|
大豆
| 57506公担
| 760522公担
|
棉丝
| 8486公担
| 290417公担
|
一一摘自陈旭簏《近代中旧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据皖南茶厘总具详,光绪十一、十二年两年,亏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已难支持;十三年亏折尤甚,统计亏银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
一一摘门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齁(Wu hou注:心情焦灼不安)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一一摘自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1)根据材料一、二、三所揭示的经济现象,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6分)
材料四: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l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人,从占人口的5.1%上升6.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一一摘自皮明麻《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2)根据材料四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2分)
材料五: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
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
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3)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2分)
(4)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1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1分)美、中两国对各白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1分)
4、判断题 1921年列宁对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说:“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列宁这次谈话的背景是苏俄正在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中指出: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它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2003年3月4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材料二 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材料三 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1)材料一、三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戈尔巴乔夫等”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俄罗斯重新评价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一现象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