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面图片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它们的出现都是由于( )

A.两极格局框架的奠定
B.北约与华约的激烈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国与苏联的冷战对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柏林墙的建立、古巴导弹危机体现了美苏的冷战对峙,选D项。两个事件都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两极格局框架已经奠定,A项错误;图片体现的是美苏的对峙,B项说法错误;两个事件强化了两极格局,C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为一座朝鲜半岛分界线的标志牌,该分界线的产生

A.反映了美苏对朝鲜半岛的控制
B.标志着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
C.推动了美苏“冷战”局面的升级
D.意味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美苏争霸的影响。图片反映的是朝鲜南北分裂的三八线,其因是美苏两争霸,争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的产物。B项错误,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是南北政权的建立;C项不准确,冷战升级是美苏在欧洲的对峙;D项错误,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点评:朝鲜战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重要事件,战争后,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把朝鲜半岛分裂为两部分。朝鲜半岛的分裂从根本上讲是美苏争霸的产物,反映了美苏对朝鲜半岛的控制。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的影响是(?)
①两强相争避免了局部战争?②两强相争使世界不得安宁?③两强不敢轻易动武?④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两极格局对峙,两强相争使世界动荡不安,但势均力敌,双方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等却无法避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某纪念馆的标识,下列文献最适合选入该馆展示的是

①《北大西洋公约》
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③勃列日涅夫手稿
④《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图片信息“冷战纪念馆”可知这是关于冷战专题的纪念馆,选项中属于冷战内容的是《北大西洋公约》和勃列日涅夫手稿。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5年,法国邀请美国、英国、德国、意走利和日本领导人开会协调经济政策,以共同应时油价高涨和经济衰退。此后,被称为“官国俱乐部”的八国集目长期主导着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和宏观经峁政策的协调,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材料二2009年二十目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套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发表的宣言指出.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决心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二十国集目的成员既有美、英、法等八国集团,也有中国、印度等国家.显然具有更走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二十国集田也反映了全球实力与经济权力平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实a在全球重太决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已不再仅仅是“客人”和“观众”。而避渐成为垒球问题的决策者.成为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力量。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八国峰会的主题是什么?(2分)这一峰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6分)
(2)在对全球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1)主题:协调宏观经济政策。(2分)背景:西欧、日本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1973年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6分)
(2)变化:由发达国家主导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2分)原因:各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爆发其破坏性空前增强;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3)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更显示出世界正加速向多极化格局转变。(2分)
本题解析:
本题以八国峰会为切入点,实际是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为背景:从20世纪70年代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到当今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情况下,在不同的世界格局,全球重大问题的决策的变化。解题关键是要把握好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