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水的运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A.陆地淡水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B.表层海水远离海岸流动,冷海水上泛 C.秘鲁寒流与赤道逆流交汇 D.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的年降水量线看,降水少的区域沿海岸线分布,且距离海岸越远降水越多。这与秘鲁寒流的影响相符,同时,甲海域也处于副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
【小题2】从图示轮廓可知,甲海域是秘鲁西部的大渔场,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源于秘鲁西海岸有秘鲁寒流经过,秘鲁为上升补偿流,其流经区域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小题3】图中的晨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且该线以西为黑夜,所以是晨线,因此,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当图中的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最大时,也就是北半球夜最长时,即冬至日时,我国东部盛行西北风;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黄河站正处于黑夜,不适合科考,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考点:本题组考查世界大洋环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综合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环节水量和b环节水量相等
B、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g环节
C、过度抽取地下水严重影响e环节
D、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则c输送量夏季最大
2、关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e环节在海岸带地区主要为风化作用
B、g、k环节分别表示侵蚀作用和变质作用
C、①②③三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
D、①类岩石常见的有砂岩和石灰岩
参考答案: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图甲是甲岛等温线分布图,图乙是乙岛水系分布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都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B.图乙比图甲的比例尺小
C.高山冰雪融水是两岛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
D.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
【小题2】关于两岛东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东部强于西部
B.东部植被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东部都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
D.甲岛东侧的洋流为寒流,乙岛东侧的洋流为暖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结构判断岛屿;可判断甲图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所以河流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乙图为台湾岛,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河流径流量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A项错误;根据图幅大小相同,所跨越的经纬网度数越大,代表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由甲乙图,可看出甲图所跨域的经纬网度数较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大,比例尺较乙图小,B项错误;两岛纬度较低,降水量都较丰富,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降水补给,C项错误;根据纬度分布规律,可判断甲岛位于南半球,乙岛位于北半球,所甲岛位于乙岛的偏南方向,根据经度分布规律,由图甲岛所处经度范围为45°E-50°E,乙岛所处经度范围为120°E-122°E,可判断甲岛位于乙岛偏西,综合可判断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D项正确。
【小题2】两岛的地形都是中部高,四周低,由于太阳东升西落,上午东部是阳坡,光照较强;下午西部是阳坡,光照较强,所以A项错误;甲图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B项错误;根据纬度位置可知甲图马达加斯加岛位于东南信风带,其东部为东南风的迎风坡,乙图为台湾岛,主要是受季风影响,夏季吹东南风,其东部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C项正确;根据洋流的分布,中低纬度地区,大陆的东侧即大洋的西岸为暖流,甲岛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为马达加斯加暖流,D项错误。
考点:地图的基本知识,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30°N纬线上部分地区的降水分布图”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高低
B.大气环流
C.距海远近
D.洋流性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上的水。图示结合经纬度的分布,沿30°N纬线,在30°--60°E附近为西亚,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终年少雨;而图示东侧位于南亚和东亚,由于受季风环流影响,故降水丰富。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 图示水循环的各环节中,东南季风最有可能完成的是( )
A.①-蒸腾
B.②-水汽输送
C.③-地表径流
D.④-下渗
【小题2】 ③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 )
A.洪涝灾害
B.海平面上升
C.暴雨灾害
D.土地荒漠化
【小题3】甲地和乙地植被类型不同,主要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水循环中,①是海洋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地表径流,④是地下径流。东南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气完成的是②水气输送环节,B正确。
【小题2】③是地表径流,若地表径流不畅,导致河湖水泛滥或低洼地积水形开洪涝灾害,A正确。
【小题3】甲地位于山麓,乙地位于山顶,甲地和乙地植被类型不同,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水循环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生态问题与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