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22 07:01: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 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 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 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②为沉积岩,越向下岩层越老,因此②比③先形成,①为岩浆岩,形成最晚;甲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其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乙地为向斜,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丙为背斜山,泰山为断块山。 考点:地质作用及其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的地形及地质构造图,沿A-B一线所做的地形和地质剖面图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观察图分析,B处海拔低于50米,排除B、C项;根据地质分界线走向,排除D项,A正确。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读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0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C各代表的内容。 A ;B ;C 。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箭头的地理含义: ① ;④ ; ⑤ ;⑥ 。 (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 到形成各类 ,又到新的 形成。
参考答案: (1)A:变质岩 B:岩浆岩 C:岩浆 (2)①重熔再生(或高温熔融); ④冷却凝固(或岩浆侵入/喷出); ⑤外力作用(或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中国某区域图和鄂尔多斯高原内流区分布图
 材料二 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比较富裕的煤矿中心。2004年煤价飙升,煤价上涨带来的资金通过民间集资进入楼市,房价飙升制造了如潮水般上涨的财富。当地政府2004年开始历时5年投资超50亿建设了供100万人居住的康巴什新城。新城整体规划比较超前,城市建设欠下了巨额债务。2011年鄂尔多斯民间融资和房价泡沫破裂后,又赶上了2012年的煤价下跌,资金链断裂,大量的现金沉睡到了路边的烂尾楼中,钱成为鄂尔多斯最为稀缺的东西,开酒店的用住宿卡抵债,房地产开发商用房子抵债,以物顶账开始成为普遍现象。 (1)比较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及表现形式。(4分) (2)简析图中鄂尔多斯高原部分地区成为我国东部季风区中“内流区”的原因。(6分) (3)简述鄂尔多斯经济衰落的原因及给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10分)
参考答案: (1)河套平原:流水堆积 鄂尔多斯地区:风力堆积(4分) (2)①地势四周比内部相对较高;②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③流沙广布,地表水下渗多,④河流稀少,流程短,汇入内陆湖盆难以入海。(6分) (3)原因:产业结构单一,居民投资渠道单一;煤价下跌;房地产泡沫破灭;城市规划超前,城市建设欠下巨额债务。(任答3点6分)启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做好城市建设合理规划(4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常见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有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等,主要外力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河套平原地处黄河沿岸是流水堆积形成;鄂尔多斯地区紧邻黄土高原,土层深厚,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2)内流区是指河水最终不能汇入海洋的区域;鄂尔多斯高原虽然地处季风区,由于位置偏西,距海遥远,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由右图可知流沙广布,地表水下渗多;图中河流稀少,流程短,部分地区地势四周比内部相对较高,所以河流汇入内陆湖盆难以入海。 (3)仔细阅读材料二,从中找出鄂尔多斯的经济繁荣基础与衰退的原因,进而归纳给人们的借鉴意义。原因:由“煤矿中心”可知当地产业结构单一,由“民间集资进入楼市,房价飙升”可知居民投资渠道单一;由材料可知煤价下跌;房地产泡沫破灭;城市规划超前,城市建设欠下巨额债务。由此可以得到启示是需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做好城市建设合理规划。 考点:该题考查地貌类型、自然地理特征及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山山麓冲积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可能位于我国的(?) A.西北 B.华北 C.东北 D.西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