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二)
A.靠近河中心航行 B.航道最深处航行 C.靠向逆水的右岸航行 D.靠向顺水的右岸航行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1:纬度越高,水平运动物体偏向越大,选A。
小题2:逆水的右岸即顺水的左岸,水量相对右岸少,受河床阻力大,水流较缓,行船节省动力,选C。?
小题3:甲、乙城市同时迎来日出,则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半年,丙市位于南亚,为较凉爽的旱季,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注意:(1)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水平运动的物体偏转越厉害。(2)根据经纬度和河流的水系特征可知,b河为长江,受地转偏向力作用,长江南岸冲刷厉害,水流大,水流急,逆水行船,若节省动力,应向河流的北岸航行。(3)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画一条辅助线来帮助我们理解北半球的季节与昼夜长短状况。下图中的甲乙两地的连线即为晨线,又因为甲、乙城市同时迎来日出,看晨线的倾斜方向,可知北半球昼短夜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24小时观测太阳路径图,此地
A.可能在北极点
B.可能在南极点
C.在夏至日的南极中山站附近
D.在冬至日的南极中山站附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山站的纬度大约是南纬69°,计算其二至日的太阳高度角后,与图相符的即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直线a为经线,b为晨昏线,P、Q分别是晨线、昏线和北半球纬线的交点。P、Q之间的经度差是120°,P、Q两点一年中有重合的现象,且重合于O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A.23.5°
B.47°
C.66.5°
D.90°
小题2:P地该日的昼长为
A.8小时
B.16小时
C.20小时
D.12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P、Q两点一年中有重合的现象,且重合于O点,说明O点纬度最低为北极圈。北极圈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为46°52′。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P、Q分别是晨线、昏线和北半球纬线的交点。P、Q之间的经度差是120°,则白昼时间为8小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θ-ω=40°)和天顶角关系图(太阳天顶角与当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据图回答:
关于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的地理纬度是20°S
B.一年中天顶角变化范围3.5°~43.5°
C.一年中天顶角为3.5°的频次有3次
D.在天顶角为30°时,日出的物影朝向西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该地二至日太阳所在方位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θ为夏至日是的正午太阳高度角,ω冬至日是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和θ-ω=40°计算出该地位于20°N。太阳直射时天顶角最小为0°,冬至日天顶角最大为43.5°,故一年中天顶角变化范围是0°~43.5°。当该地天顶角为3.5°时,则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6.5°,故一年中当太阳直射23.5°N或16.5°N(2次)时,该地天顶角即可为3.5°,所以C正确。天顶角为30°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则太阳直射在10°S,太阳日出方位在东南,日影朝向西北。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