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亚洲多发水旱、台风和地震灾害,而欧洲以低温冷害为主,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4年月12月29日发布的消息,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零时9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9级地震,至发消息时,至少造成8万人死亡。据此回答下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东六区比东八区晚两个小时,则苏门答腊岛附近(东六区)海域发生地震时,当地时间为12月26日零时9分-2小时=25日22时9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地球公转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地球距离近日点较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地震灾害的危害。桥梁、厂矿属于地震灾害受灾体。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冬半年冷空气大举南下,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灾害性天气。据此回答36、37题。
小题1:图6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小题2:寒潮经过有年利于减少
A.蒸发量
B.交通事故
C.用电量
D.病虫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寒潮源地为蒙古西伯利亚附近,为高压系统,北半球为顺时针从中心向四周辐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寒潮经过能够加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增加居民用电量,但是寒潮有年利于减少病虫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如图为40°N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如图所示时间,下列关于该地气候和植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值温和多雨季节
B.盛行西北风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冬季常形成沙尘暴天气
B.①处容易形成火山喷发
C.甲--乙较乙--丙河段更容易形成滑坡
D.②处岩石坚硬不易塌陷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最热月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北侧温带较低,判断为北半球,则图示地区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此时为最热月,即夏季,该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小题2:图示地区受地中海气候影响,降水较丰富,而甲--乙较乙--丙处等高线较密集,即坡度更陡,故更容易发生滑坡。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