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有关中国自然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因气温较低,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B.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区、华南区因夏季雨热同期,故它们均可发展水田农业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部因距海相对较近,降水相对较多,故可发展旱作农业
D.青藏高寒区只有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有农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东北地区纬度高,故热量不足,限制农业生产,只能一年一熟,A正确;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华南地区受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B正确;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向西水分条件逐渐递减,故东部地区水分条件相对最丰富,适宜发展旱作农业,C正确;青藏高寒区,地势高,气候寒冷,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但高寒草原草甸地带适宜畜牧业发展,为我国著名的高寒牧区;而河谷地带,地势低,热量条件较充足,可发展种植业,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并能进一步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继禽流感病毒后发现的又一种新型传染病,目前尚无完全确认的特效药可以治疗。2009年4月,这一病毒的感染病例首先在美国和墨西哥发现。该病毒非常活跃,在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青壮年是易感染人群。各国甲型流感疫情统计(截止时间2009年5月20日15:30)

材料二:美国A、B两城市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损失惨重的地震。据研究,AB一带20年内极有可能有大地震。墨西哥国D火山是世界最活跃的火山之一,2005年5月23日再次强烈喷发。

(1)读材料一,结合相关知识,简要归纳分析当时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人群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读材料二,简要说明图中A、D两地区多火山、地震原因的异同。
(3)读材料二,简述图中E河航运价值大的自然原因。
(4)材料二所示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工业的扩散或迁移方向。请说明该国工业扩散或迁移的方向。
参考答案:
(1)⑴美国、墨西哥感染人群最多,因为两国是该病毒的源发地,同时人员往来多。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感染人群较多,它们与该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多,人员流动大。中国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因曾经与SARS和禽流感斗争而防范意识强。非洲国家因洲际人口流动小而感染少。
(2)相同:两地都处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不同:A附近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D附近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
(3)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流程长;流经地势低平的平原,水流平稳;
流经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地区,流量较丰富,船运便利。
(4)①箭头是指美国工业由东北向西部和南部扩散。②③箭头指美国将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墨西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近5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

材料二: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即:CV=距平数/平均数×100%,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
(1)简述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近50年来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的特点。(6分)
(2)我国国土整治工作中,防洪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什么(自然)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3)简述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14分)
参考答案:(1)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分)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降水量增大;(2分)且降水变率大(或降水量不稳定)。(2分)
(2)防洪的重点是:东部季风区河流中下游地区。(2分)
原因: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且降水变率大(或不稳定);(2分)河流中下游地区河道弯曲,泄洪能力差;(2分)河床抬高,有些河段甚至形成地上河。(2分)
(3)原因: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小,降水变率大,且降水量减少;(2分)城市、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生活和生产用水量大;(2分)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污染严重。(2分)
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型产业(或第三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节水农业);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兴修水库等水利设施;南水北调;加强水资源的立法和管理。(每点2分,答中其中任意4点以上即可得满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
A.可以自流到北京
B.能够利用京杭运河的河道
C.送水到黄河上游
D.从丹江口水库开始引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就是利用现有的京杭运河作为输水渠道,工程量小。所以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资料:
山东省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千米,人口104万。20世纪80年代以来,寿光市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蔬菜销往国内外市场。
寿光市采用了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技术,引进诸多国外蔬菜新品种,应用了大量生产新技术。短短几年,蔬菜大棚面积发展到了70万亩,年产蔬菜30亿公斤。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1)从纬度位置看寿光市地处五带中的?带;从海陆位置看寿光市位于大陆的?(位置)。该地属?气候类型。(3分)
(2)分析图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答两项即可)(2分)
(3)根据资料和图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答三项即可)(3分)
(4)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使得寿光蔬菜能够销往国外市场(从社会经济因素考虑)?(2分)
(5)以下寿光市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2分)
A.寿光采用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改变了原大田种植的地表景观
B.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C.大规模开垦土地种植蔬菜,使得黑土肥力下降
D.由于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交通用地减少致使交通落后
参考答案:(1)北温带?东岸?温带季风 (填对一项得1分,共3分)
(2)夏季高温多雨;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临近河流,有灌溉水源;(任答其中两点给2分)
(3)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生产历史悠久、市场广阔、科技支持。(每答出一点得1分,只要答出三点即得3分)
(4)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各1分,2分)
(5)AB? (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共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农业的发展。(1)五带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寿光位于山东,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由于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故为温带季风气候。(2)影响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3)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可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4)蔬菜保质期较短,销往国外需要远距离运输,则需要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5)C项山东位于华北地区,当地的自然土壤为黄土,而非黑土;错误;D项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不会使交通用地面积减少;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