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A.作物可一年两熟到三熟 B.广泛分布大量的黑土和黄土 C.各省都为甜菜、大豆的重要产区 D.草类茂盛,天然牧场遍布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北方地区主要为半湿润地区,水资源不足,A错误;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B错误;由于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南方少,故农作物的成熟时间长于南方,D项错误;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C项正确。
小题2:我国南方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充足,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三熟,A正确;南方地区的土壤为红壤和砖红壤,B错误;甜菜、大豆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C错误;南方地区的自然植被为森林,D错误。
小题3:我国有色金属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大平原和大高原为主,B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掌握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的优越
B.地形的类型
C.市场的需求量
D.劳动力的素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市场是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决定性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该表,完成问题。
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
| ? | 全国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
| 1991 | 2000 | 1991 | 2000 | 1991 | 2000 | 1991 | 2000 | |
| 种植业(%) | 59.73 | 51.9 | 66.4 | 57.5 | 65.96 | 62.9 | 63.13 | 55.6 |
| 林业(%) | 4.2 | 3.5 | 4.89 | 3.9 | 4.64 | 4.1 | 4.51 | 3.8 |
| 牧业(%) | 26.28 | 27.0 | 25.52 | 32.7 | 28.34 | 31.2 | 26.43 | 29.7 |
| 渔业(%) | 9.79 | 17.6 | 3.2 | 5.9 | 1.05 | 1.8 | 5.93 | 10.9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农业的结构中,种植业比重最大,渔业比重最小。所以农业构成差异最大的农业部门是种植业和渔业。选择D项。
小题2: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农业的结构中,种植业、林业的比重在一直下降。选择A项。
小题3: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从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劳动力、科技、交通等属于社会经济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人们在塑料大棚中种植反季节蔬菜和花卉,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
[? ]
A、降水条件
B、地形条件
C、热量条件
D、土壤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表(表中①、②、③、④代表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东北低产区和南方高产区等我国四类商品粮基地),回答下列问题。
| 商品粮基地类型 | ① | ② | ③ | ④ | |
| 占全国四类商品粮基地的比重(%) | 耕地面积 | 40.17 | 6.82 | 23.43 | 29.58 |
| 农业人口 | 19.91 | 4.7 | 28.5 | 46.89 | |
| 粮食商品率 | 35.2 | 27.2 | 19.6 | 29.0 | |
| 积温(°C) | 2500~3400 | 2000~4500 | 4200~4500 | 4500~8000 | |
| 年降水量(mm) | 400~500 | <250 | 850~1000 | 1000~1900 |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①基地耕地面积广,商品率最高,应为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②耕地面积所占比重最小,应为干旱的西北地区;③基地的年降水量及积温少于南方地区,应为黄淮平原区;④基地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最大,且降水量及积温最多,应为南方高产区。故选A。
小题2:④地为南方高产区,单产比①地高,因热量条件好,所以复种指数高于①地,那么④地粮食总产量比①地多;但是④地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小于①地,所以④地比①地粮食商品率低。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