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A.a——洪涝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理位置可知,a是南方地区,b是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是青藏高原地区。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排序是: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选择D项。
小题2:a南方地区——洪涝灾害是正确;b——土壤肥力不是制约因素;c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乏灌溉水源;d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生长积温缺乏。选择B项。
小题3:c—石油、煤、天然气、水能是错误的,因为c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乏水源,没有水能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0分)
(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3分)??
?
?
?
?。
(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原因
有?。
(3)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
是?
?
?。
(4)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工
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
参考答案:
(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有灌溉水源
(2)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犬水漫灌
(3)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矿产开采导致植被的破坏等
(4)有色金属资源丰富,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电),有水源,政策扶持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析回答1~3题。
小题1:该线以北地区
A.煤、石油丰富
B.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C.河流汛期较长
D.平原面积比南方小
小题2:该线以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
A.小麦、玉米和花生等
B.水稻、油菜和棉花等
C.水稻、油菜和大豆等
D.小麦、甜菜和棉花等
小题3:该线
A.与1月l0℃等温线分布大体一致
B.与1 5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C.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D.是半湿润和半干早地区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兼跨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又有五种地形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A.青
B.蜀
C.滇
D.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四川省地跨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的北部、盆地内部有山地、丘陵和平原。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及所属的地形类型,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识记各省区的所处的地形位置及所属的主要地形类型。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
资料一:见图
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2000年)
资料二:见表2
表2?不同年代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
? | 1990年 | 1995年 | 1999年 | 2000年 |
东部地区 | 93.86 | 87.69 | 87.77 | 87.83 |
中部地区 | 3.87 | 9.25 | 9.38 | 9.17 |
西部地区 | 2.27 | 3.06 | 2.85 | 3.00 |
参考答案:(1)BDE
(2)产业结构特征: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第二产业)。
地区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东部高西部低(从东部向西部递减)。
(3)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②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③市场潜力大,居民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④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优惠政策多(政府管理比较高效)。⑤经济发达,城市密集;
(4)对策: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②改善生态环境;③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④调整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⑤优化投资环境;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差异。(1)根据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作出判断。(2)依据图表所示的内容作出合理的描述即可。(3)把东部地区与中西部进行比较,并结合区域特征作出回答。(4)吸引投资即是吸引产业转移,一般要从内部交易成本、劳动力价格、市场等方面思考,劳动力与市场是潜在的因素,有时不是人可以调控的,而内部交易成本却能够人为改变,采取的所有政策都是为了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 |